快捷搜索:

瀚海孤礁上,书写“清澈的爱”

“我们的南沙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我宣誓……”

海风微拂,海浪轻唱。新春前夕,一群年轻的士兵,奔赴南沙岛礁,戍守祖国“南大门”。他们昂首站立在主权碑旁,举行庄严的登礁宣誓仪式。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祖国南海的上空。

他们中有一群人,既是老兵,又是新兵。选择二次入伍,他们重整行装再披征衣,又一次在军营迎来新春佳节。

拼版照片:左图为南沙某守备部队新兵在主权碑前宣誓;右图为南沙某守备部队官兵在哨位上监视海空情。

千里之遥,我心依旧

冬日椰城,寒潮来袭。站在军港码头,略带寒意的海风拂过,让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我无法控制身体抵御寒冷的本能反应,就像此时此刻无法抑制内心的火热——作为一名二次入伍的新兵,我将搭乘军舰奔赴南沙,守护祖国的“南大门”。

2021年,我第一次入伍,戍守在祖国西陲。彼时,我刚刚毕业,在一个南方都市从事地铁安检工作。地铁站内,望着汹涌人潮,我的内心产生一丝挣扎和困惑。这份工作固然安稳,却少了些“波澜壮阔”。我想起当时在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经过一番思量,我决定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旷野”。手机中的一则征兵短信,引起我的注意:参军报国,不负韶华;祖国召唤,强军有我。热血军营等你来。短短几行文字,犹如炭块丢进熔炉,点燃了我的军旅梦想。

那年9月,我胸戴红花,坐上前往南疆的绿皮火车。火车开了整整四天五夜,跨越大半个中国。丘陵、平原、戈壁等不同地貌,在车窗外不停切换。我欣赏着从未见过的风景,感受着祖国疆域的辽阔。

经历漫长的旅程,我和新战友到达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座边陲小城。新训结束,新年悄然而至。第一次在军营过年,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既有期待,又难掩思乡情愫带来的低落。

大年三十的餐桌前,战友们聚在一起大快朵颐,聊起各自的家乡。想到远方的亲人,我低下头不停扒拉着碗里的饭菜,努力控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多吃点菜,吃饱了就不想家。”坐在一旁的班长,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背,暖心地为我夹菜。

吃过年夜饭,天空飘起雪花。“夜空很美吧,我们的坚守就是为了守护这样的美好。”班长走过来,与我一同望向窗外。远处,县城上空闪烁着璀璨焰火,照亮了夜空,也让我的心底变得亮堂堂。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苦练本领,被选拔进入战斗小组,作为唯一一名义务兵参加上级组织的大比武。尽管没有取得名次,但我看清了与班长骨干的差距,决心加速追赶,更进一步。

然而,就在我满怀憧憬在部队长期服役时,意外不期而至。在士兵选晋考核中,我不慎受伤,不得不告别热爱的军营。

回到家乡,我常常想念军营热火朝天的日子。为了弥补没能留队的遗憾,养好伤后我再次应征入伍。这一次,脱下“松枝绿”的我,穿上了“浪花白”。

参观老礁堡,学唱《南沙卫士之歌》……南沙的海风,打磨着我的筋骨。我很快适应了新兵生活,但眼前从茫茫戈壁变成广袤大海,我知道,自己离成为一名合格的“南沙卫士”,还有很大差距。

上礁后的第一个春节,急促的战斗警报一次次响起,我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春节氛围。战味,是南沙的节日“韵味”。看到班长们匆忙挂断与家人的通话,穿上装具奔赴战位,我真切感受到“南沙卫士”4个字背后蕴含的付出与奉献。

跨越千里,我从边陲戈壁,来到沧海孤礁。不变的,是手握钢枪、坚守战位的使命与追求。(南沙某守备部队列兵 麦志林)

拼版照片:左图为南沙某守备部队组织射击训练;右图为南沙某守备部队新兵参加“新老南沙对话会”,聆听班长骨干传授经验。

面朝大海,忠诚守望

春节前夕,连续的阴雨天气让南沙附近海域海况持续恶化,航行条件格外复杂。

本以为,年前的最后一批补给会取消,可看见补给舰船出现在视野里,守礁官兵们沸腾了。

“我妈说给我寄来了她做的腊肉”“我妈也寄来家乡特产酱板鸭,到时候大家一起尝尝”……码头上,前来接舰的官兵们喜笑颜开。

望着破浪而来的补给舰船,我的内心同样充满期待。曾几何时,我也数次随补给舰船为守礁官兵送去物资。如今,二次入伍的我,成为站在码头翘首企盼的一员。

2022年3月,怀揣军旅梦想,我加入蓝色方阵。学兵期间学习操舵专业的我,前往南沙守备部队某补给舰服役。

站在军港码头,我与军舰初次邂逅。踏上舷梯、亲手触摸军舰的那一刻,一种不真实的幸福感涌上心头。我意识到劈波斩浪的生活就在前方,搏击大海的水兵生活在向我招手。

经历了几个月的跟班实习,克服了让人头重脚轻的晕船,我渐渐适应了舰艇生活,迎来第一次独立操舵的机会。站在驾驶室,手握舵盘,操控着军舰乘风破浪驶向南沙,我的心境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广阔。

当海水的颜色从浅蓝变成深蓝,越来越深邃,军舰终于抵达南沙岛礁。

第一次登上南沙岛礁,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以前的南沙,只有老礁堡一栋建筑,周围都是大海……”班长指着老礁堡,介绍起岛礁的历史。他的讲述,让沧海桑田的嬗变展现在我眼前。我的心情如同巨浪拍打礁石,久久无法平静。

那段时间,我曾不止一次驾驶军舰赴南沙岛礁执行补给任务。2024年春节前的那次任务,让我感触最深。

受季风影响,每年的春节前夕,是南沙海域气象条件最差的时候。那次补给任务,情况尤为恶劣。海浪把军舰时而抛进浪谷,时而推上浪尖,不少老舰员都忍不住呕吐起来。

受风浪天气影响,抵达南沙岛礁比预计时间晚了两天。远远的,我们就看到在码头集结迎接的守礁官兵。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守礁官兵将思乡情愫藏于心底。只有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他们才把对亲人的思念袒露无遗。看着守礁官兵抱着一箱箱沉甸甸的过节物资、一份份饱含亲情的快递包裹,兴高采烈地离开,我的心中酸酸的,又暖暖的。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很快也会登上岛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新春过后,两年服役期满的我,递交了留队申请。因为编制受限,我未能实现愿望,只能回到校园继续学业。

驰骋过大洋的水手,怎会愿意停留港湾?那片海,那座座岛礁,始终是我牵挂的远方。退伍6个月后,我再次报名参军,回到魂牵梦萦的军营。

新训结束,我主动提出申请,如愿被分到南沙。这一次,我从舰艇上的舰员,变成一名守礁战士。巧合的是,前来接兵的舰船,是我曾服役过的那艘军舰。

踏上熟悉的军舰,再次奔赴南沙,心境多了些从容。远离祖国大陆,面朝苍茫大海,我的内心无比充实。

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祖国。(南沙某守备部队列兵 罗坤)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