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东2024:冲突频发地区仍陷战争泥潭 倡导和平中

  中东面面观丨中东2024:冲突频发地区仍陷战争泥潭 倡导和平中国彰显大国担当

  2024年中东再次成为全球局势的“风暴眼”,巴以、黎以、伊以、红海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叙利亚国内局势突变,苏丹武装冲突持续。动荡不已的中东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全球的安全和稳定,更唤起了中东各国民众对于久违和平的期盼与渴求。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致力于以全球三大倡议为指引,为地区和解、和平、和谐作出贡献智慧和力量。

  冲突升级外溢持续

  旧波未平新澜又起

  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冲突的烈度、持续的长度、波及的广度、影响的深度均远超各方预期。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4.5万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10.6万多人受伤。就连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摩西·亚阿隆都表示,以色列领导层正将以色列带上一条占领、吞并和对加沙地带实施“种族清洗”的道路。伴随着巨大的冲击和惨重的伤亡,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困境触目惊心。

  今年10月22日,在冲突爆发一年多之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加沙战争对巴勒斯坦国的预期社会经济影响》报告指出,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局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恶化,人类发展指数更是倒退回了69年前的水平,70%以上的民用基础设施因受到攻击而损坏,包括住宅、道路、医院、学校、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修复这些基础设施需要花费超过1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4.4亿元),相当于2022年巴勒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97%。

  尽管去年11月底,冲突双方曾实现短暂停火并交换部分被扣押人员,不过在此之后,谈判进程虽经历多轮,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进展,没有达成任何临时或者持续停火协议。目前,埃及和卡塔尔方面还在为冲突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努力斡旋。

  与尚未停息的加沙冲突相比,以色列与多方的冲突升级更令国际社会担忧:

  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造成包括7名伊朗军事顾问在内的13人死亡;

  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其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住所内遭以色列空袭身亡;

  9月17日和18日,以色列接连策划针对黎巴嫩真主党骨干成员的传呼机和对讲机等通信设备爆炸事件,累计造成37人丧生,约3000人受伤;

  9月27日,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以军空袭中被炸死;

  10月5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称,以色列正在“七线作战”,将同加沙地带哈马斯、约旦河西岸“恐怖分子”、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武装、叙利亚民兵武装以及伊朗作战到底。

  10月16日,哈马斯新任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在以军针对加沙地带南部的军事行动中被打死。

  以色列发动一连串“斩首”行动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哈马斯、真主党等非国家行为体背后的支持者伊朗拖入泥潭。过去几十年,以色列就与伊朗在中东地区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模式明争暗斗,随着冲突螺旋式上升,双方在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直接对攻:

  4月13日,伊朗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回应以色列犯下的众多“罪行”,包括4月1日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的袭击;

  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约200枚导弹,以回应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和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等遭杀害事件。

  除了巴以、黎以、伊以外,红海危机和苏丹内战也是搅动地区和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前者导致航运成本增加,冲击全球供应链,再度推高通胀,给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后者的交战双方苏丹武装部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至今仍无停火迹象,可能急剧恶化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饥饿危机。

  外部势力角力中东

  大国博弈风云再起

  10月26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安全内阁当晚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该协议自当地时间27日凌晨4时生效。12月11日,以色列国防军从黎巴嫩南部重镇希亚姆撤出兵力,这是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以来,以军从黎撤出的首批部队,也让各方看到了和平的一丝曙光。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